本报讯昨日A股市场窄幅震荡,科创50指数上涨2.26%、北上资金净买入超40亿元成为亮点。事实上,临近月末,外资买入的速度和幅度丝毫没有热情减退的趋势。此外,近期私募加仓更加积极,主力资金也在真金白银逆势买入。机构指出当前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A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中期配置价值凸显,加上北上资金今年一直处于净流入的状态,未来市场依旧看好。
十一部门联合发文食品行业迎重大利好
政策面有重磅消息传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等十一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
(资料图)
意见提出到2025年,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地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明显改善,一二三产融合水平持续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意见指出,要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指导意见》部署了优质原料保障、产业集群建设、技术装备提升、质量安全保障、特色品牌培育、转变发展方式以及业态模式创新等7个方面工作20项任务。
北上资金月内净买入近290亿
周三收盘,沪指跌0.16%报3240.06点,科创50指数涨2.26%;深沪两市合计成交9811亿元,北上资金净买入43.23亿元。
事实上,3月以来外资再度大幅买入。数据统计显示,北上资金昨日合计成交1124.4亿元,净买入43.22亿元。总体来看,北上资金3月较2月更加活跃,月内累计净买入289.57亿元,为2月净买入的3倍多。
具体来看,电子行业获北上资金加仓最凶猛,月内净买入超百亿元;其次是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行业,净买入金额为62.3亿元、55.47亿元;传媒、电力设备、食品饮料也获北上资金净买入超30亿元。
此外,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公告披露了私募巨头在去年四季度的隐形持仓和调仓动向。总体来说,股票私募更加积极,平均仓位有所回升。邓晓峰继续小幅加仓“旧爱”紫金矿业(601899),再度买入云铝股份(000807);夏俊杰减持西部黄金(601069)的同时增持了湖南黄金(002155);杨东买入垒知集团(002398),小幅增持了大亚圣象(000910)。机构认为,短期市场反弹持续的概率较大。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还有不少股票获得主力资金逆市加仓。统计显示截至3月28日收盘,沪深两市共56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主力资金净流入。普源精电连续12个交易日主力资金为净流入状态,排名第1。三峡旅游(002627)主力资金净流入达到11天,位列第2。主力资金净流入持续天数较长的还有先惠技术、青云科技、仙鹤股份(603733)等。广联达(002410)紧随其后,5天累计净流入3.3亿元。期间累计净流入资金居前的还有云从科技、美亚柏科(300188)、金域医学(603882)等。
未来市场依旧看好
对于当前市场走势,东吴证券表示,短期看海内外积极因素提振,指数迎来整体回升。但即将进入财报季,市场阶段炒作和业绩公布的预期兑现下,指数或有承压。此外,两市近期成交额持续突破万亿,但科技股成交占据绝大多数,谨防科技股可能分化下市场的回落。不过这里依旧处于盘整时期,也不必过于惊慌,近期非沪指暂以最近下方缺口附近为最大回撤点,沪指这波回调也存在再次探底走出双底的可能。中长期看,当前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A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中期配置价值凸显,加上北上资金今年一直处于净流入的状态,未来市场依旧看好。
国盛证券指出,近期市场的交易结构趋向极致化,主要原因是海外风险事件扰动反复影响,主要股指处于阶段性震荡格局,而数字中国等利好反复催化TMT行情,其板块成交占比高达42.5%。该机构认为,目前市场即将进入年报和一季报披露高峰期,对于热门的主题板块需要注意,如果业绩无法迅速释放,投资者很可能阶段性卖出,而业绩支撑+低估值的优质公司有望推动A股估值修复,同时注册制全面落地后,其优胜劣汰机制有助于市场风格趋于“蓝筹化”,沪指的中级行情不会缺席只会越来越深入,当前建议保持价值略大于成长的均衡配置。
关键词: